![]() |
各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教育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高等院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创业安徽行动方案》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精神,搭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研究决定,自2022年10月起至12月联合举办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乡村振兴,你我同行。
二、活动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创业安徽行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产,引导广大大学生和社会力量做推动乡村振兴宣传者、实践者和参与者。
三、活动内容
(一)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高校组为安徽省各高校(含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分为创新创意赛道与创业实践赛道(见附件);
(二)“画里故乡”首届安徽省大学生美术节(高校组);
(三)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高校组)决赛颁奖典礼暨首届安徽乡村振兴镇长论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是强化人才振兴和创业安徽行动,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载体,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成立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负责统筹大赛活动总体部署和协调指导,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赛事日常事务组织工作。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切实做好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强宣传动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全面发动、加强协作,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要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对大赛活动予以充分保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将作品成果转化,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双创”。
(三)加强信息报送。各地各单位要及时收集并向组委会秘书处上报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的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组委会秘书处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布大赛获奖作品集(网址:http://www.xczxcy.com.cn/)。
附件:首届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规程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
安徽省教育厅 |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10月31日 |
附件
首届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安徽乡创大赛)
英文翻译:Anhui Rural Revit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高校组
大赛官网:http://www.xczxcy.com.cn/
二、组织机构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成立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负责统筹活动总体部署和协调指导。组委会成员名单如下:
组委会主任
卢仕仁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组委会副主任
杨增权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朱永东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储常连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
方廷勇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黄显怀 安徽建筑大学校长、教授
马传喜 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高清维 安徽大学副校长、教授
董 雨 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吴春梅 合肥学院院长、教授
张 莉 巢湖学院院长、教授
周端明 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黄友锐 皖西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李子华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院长、教授
岳毅平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李 忠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组委会成员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由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赛事评审委员会,负责赛事评审工作;由主办单位组成赛事仲裁委员会,负责赛事申诉与仲裁;参赛院校成立本单位赛事领导机构,负责本单位参赛宣传组织工作。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促进会),负责赛事日常工作。
赛事支持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学院、巢湖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驻皖媒体及省、市级主要媒体、安徽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亳州古井销售有限公司、安徽中设国际会展集团、安徽中博时代会展有限公司。
三、竞赛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创业安徽行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产,引导广大大学生和社会力量做推动乡村振兴宣传者、实践者和参与者。
四、竞赛内容(高校组,详见大赛官网)
参赛选题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参赛作品应以原创、合规为原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参赛作品须按照大赛组委会发布的命题进行创作。参赛作品共7个类别:
(一)乡村美术创作
乡村美术创作类作品是以“画里故乡”为内容的美术作品,作品强调原创性、创新性,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宣传正能量。规格、形式、画种不限。作品要求见大赛官网,参赛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二)乡村文创设计
乡村文创设计作品包括中国年文化文创产品设计、“讲好古井故事品读二十四节气”创意作品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品牌形象设计、广告海报设计、纸质媒体(绘本)、漫画插画(IP形象、墙绘)等多种形式设计,作品要求见大赛官网,参展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三)乡村调研策划
乡村调研策划类作品包括发现传统村落、乡村品牌活动策划、产业发展调研、安徽人口变化研究、文旅发展对策等5个版块,作品文件要求见大赛官网,参展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四)乡村建筑设计
乡村建筑设计类作品包括乡村规划与景观、乡村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国年文化临展设计、乡村公共艺术等4个版块,作品要求见大赛官网,参赛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五)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人居环境类作品包括厕所改造新技术、新装备、乡村生态水务新技术、乡村垃圾处理新技术等3个版块,围绕乡村生态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或者技术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等。作品要求见大赛官网,参赛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六)数字智慧乡村
数字智慧乡村类作品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党建管理、智慧健康、直播电商、数媒交互(交互网页\H5\APP\VR\ARMR)等5个版块,紧紧围绕乡村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乡村智慧应急管理、“数字农房”建设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新媒体、自媒体宣传计划、创业实践计划等。作品要求见大赛官网,参赛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七)乡村产业融合
乡村产业融合类作品包括现代种养技术、生物育种、一二三产融合、乡村新型服务和农村新能源等5个版块,围绕产业兴旺要求进行新技术、新创造、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作品要求见大赛官网,参赛小组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五、竞赛安排(详见大赛官网)
(一)时间
1.大赛启动与作品征集:2022年11月上旬。
2.作品评审与获奖公示:2022年12月上旬。
3.颁奖典礼与作品展示:2022年12月中下旬。
(二)流程
1.登录大赛官方网站下载命题。
2.结合命题选择参赛类别进行创作。
3.经各高校职能部门遴选参赛作品后由参赛选手将参赛作品上传至大赛官方网站。
六、竞赛规则
(一)安徽省各高校(含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均可免费参赛。
(二)参赛学生可以单独参赛,也可以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赛,鼓励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材料进行创作。
(三)同一件作品只能参加一个类别的赛事。
(四)提交参赛作品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28日24点。
七、成绩评定
为保证大赛各项工作公平公开公正,组委会秘书处组织制定《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评审办法》,由赛事评审委员会执行。获奖名单在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支持高校和大赛官网等相关网站公示后公布。
八、奖项设置
(一)高校组:按照各赛道参赛作品总数计算。依据参赛作品总量的10%、20%、30%设置一二三等奖,同时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等。由主办单位或者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二)社会组详见大赛官网。
九、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的,或获奖名单在相关网站上公示有异议的,参赛者可以向赛事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赛事仲裁委员会将在 5 个工作日内组织复议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竞赛须知
(一)参赛者为本次大赛所提交的参赛作品所含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二)参赛作品是参赛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该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申请专利或进行版权登记的作品,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获奖资格,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如发现参赛者使用抄袭、盗用等不法手段,或不符合规定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即予取消参赛资格,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负责。
(四)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将由主办单位、支持高校、发起单位、总冠名单位、参赛方共同拥有。各方均有权独立决定是否用于出版、学术交流或其他宣传活动,无须向原创作者支付任何费用。
(五)参赛者在提交作品之前,已仔细阅读上述条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
十一、联系方式
秘书处联系人:左光之老师(电话:13956038816)
大赛联系人:任梦溪老师(电话:13655558269)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延乔路与长古路交口,联海云创港2栋401室
大赛网址:http://www.xczxcy.com.cn/(报名及作品上传)
备注:具体时间和地点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
|